新生儿泪囊炎

新生儿泪囊炎(图1)的临床特点是患儿出生不久发现眼部有脓性分泌物、溢泪,挤压泪囊区可见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局部应用妥布霉素眼液无效并除外急性泪囊炎及其他疾病。治病因素主要是由于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没有退化,胚胎残膜一般在婴儿第1周泪液分泌前自行穿破,若未正常裂开或者形成瓣状褶皱,分泌物潴留,则发生黏液囊肿或者慢性泪囊炎。少数可能是骨部或鼻部狭窄、畸形所致。若阻塞长期不能解除,泪囊长期扩张,管壁失去张力,泪囊内容物长期潴留,细菌滋生,随时可发生急性泪囊炎、泪囊瘘管、黏液性囊肿,甚至致命性坏疽性炎症,也可逐步演变为慢性泪囊炎。如若慢性炎症持续发展,则易造成鼻泪管永久性阻塞。

临床工作中一旦遇到上述情况新生儿就诊时,医务人员应该向患儿家长传递常规护理常识: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患儿添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添加的辅食必须与患儿的月龄相适应,综合安全、营养、易吸收、方便等因素进行饮食护理,避免刺激性食物;注重清洁卫生,做到给患儿勤洗手、洗澡。

新生儿泪囊炎的易感因素包括:慢性鼻炎家族史、孕期用药、先兆早产,剖宫产、孕期营养、孕期活动量、妊娠反应、出生体重是与新生儿泪囊炎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虽然新生儿泪囊炎有自愈的趋势但自愈率有多少尚无人统计,能自愈的年龄有多大也无定,自愈的主要机理在于随着年龄增长,小儿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有破裂机率,随着其破裂,泪液能够正常引流,从而小儿泪囊炎可以自愈。在小儿发病初期,家长亦可自眼睑内眦部向下方至鼻前庭部位按摩促使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破裂。

新生儿泪囊炎治疗主要是泪道加压冲洗,下面简要介绍治疗方法(文献报道一般适用于3月龄以上儿童):常规手部外科洗手法消毒,带无菌手套,首先,挤压泪囊区,检查有无脓性分泌物溢出,证实脓液反流方向。向结膜囊滴入1~2滴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患儿取仰卧位,头部固定,用加压冲洗法冲洗。针头从下泪管内插入,压住上泪小管,药液用力推入使药液冲破阻塞的先天性残膜,使泪道通畅。若冲洗不通,则采用5号冲洗式泪道探针垂直插入下泪小点(若下泪小点小,可先行泪小点扩张),深约1.5~2.0mm,再使针头转向水平方向,沿泪小管慢慢进针5~6mm再后退1~2mm后,沿着骨壁顺着泪道自然方向探至鼻泪管下端,进针深度一般10~15mm滑入泪囊。当突破鼻泪管下端开口有明显落空感时停止进针。装上2mL注射器,推注少量冲洗液,若患儿有明显吞咽动作或有液体从鼻孔流出,则闭锁处已探通。此时取下2mL注射器,用盛有氧氟沙星眼膏的2mL注射器上在5号冲洗式泪道探针上,一边慢慢退针,一边推注氧氟沙星眼膏,至探针完全退出。术后氧氟沙星滴眼液或妥布霉素眼液滴眼,嘱患儿家长回家以后按医嘱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观察有无溢泪和溢脓情况,并定期按医嘱复诊。

参考文献

[1]

任本芬,胡静.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现代医药卫生.;30(14).-.









































白癜风有什么办法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pwm.com/jbzd/186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