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近来,63岁的张女士常因晚上一躺下就眩晕而睡不好觉,天旋地转不敢动,刚刚平稳下来,稍一翻身就又眩晕起来,勉强入睡,早上起床一翻身,又天旋地转地晕起来,家里人很担心,到医院拍CT,照核磁,输液住院,用了很多治疗方法,但还是不能控制。检查显示张女士并未发现脑出血、脑梗塞等严重的中枢性疾患。前不久张女士慕名来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前庭功能检查,被确诊为耳石症(又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简称BPPV),就是内耳淋巴液中的这个“小石头”在作祟,使张女士夜不能寐,而这个病的治疗也很有意思,张女士只在医生帮助下做几个特定的动作,就感觉头脑清醒了。3天后复诊时,张女士非常高兴,她激动地告诉医生:“治疗当天回到家我就不晕了,能安稳睡觉了,太神奇了!”
指导专家: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陶树东
眩晕是人群中一种常见的症状,尤其在老年人群中,高达30%,近年的研究确认眩晕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女性较男性易感。BPPV是常见的前庭末梢器官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发生率约占所有眩晕病症的四分之一,好发于中年人,男女比例为1:2,平均年龄54岁。
BPPV是内耳半规管内存在游离的耳石——碳酸钙结晶,当人体运动时,结晶在半规管的淋巴液中由于重力的作用而沉积向半规管的最低位置,同时引起内淋巴液的流动,而刺激了平衡器官,产生眩晕。医生应用眼震电图前庭功能检查分析仪对患者在变位过程中耳石运动刺激产生的眼震分析,确定为哪个半规管、哪个位置的耳石沉积,再通过变换体位,将耳石送回椭圆囊,使之固定,即消除了耳石运动所产生的眩晕。
耳石症发作典型表现---患者在某一头位仰头或翻身时突然发作眩晕,瞬间即消失,重复诱发头位时,眩晕可再度出现,但无听力下降,偶有耳鸣。利用眼震图前庭功能检查分析仪进行位置诱发试验,即可确诊。
耳石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法复位。患者戴红外线眼罩,在眼震图前庭功能检查分析仪的监测下,进行指定的体位变换,根据仪器提示,调整操作:或躺或坐、或翻身或转头,复位结束,回去后避免采取诱发眩晕的体位,不快速低头、抬头或转头,不着凉不用力,晚上高枕卧位。3天后复查,绝大多数患者感觉效果很满意。
专家介绍陶树东,主任医师,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天津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委、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天津听力言语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整形外科学会泛亚面部整形美容外科学会天津分会常委、天津市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常委、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30多年,擅长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如早期喉癌的微创治疗;喉癌的各类型手术治疗;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各种颈部良、恶性肿瘤摘除手术;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切除手术;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喉部的微创治疗如:声带息肉、会厌囊肿等;鼻部微创手术如:鼻息肉鼻窦炎的微创手术治疗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腭咽成形术、舌根消融术(低温等离子)等。中耳炎的乳突根治术和中耳成形术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比较好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