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考前冲刺一

妇产科的内容包括:妇产科学、产科、妇科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一、重点提示   本单元几乎每年必考,每年1~2题,考点主要集中在内生殖器官的解剖方面,其次是骨盆与骨盆底的解剖,应重点掌握。   本单元~年约考过13题,其中外生殖器2题,内生殖器6题,女生生殖器官血管、淋巴、神经1题,骨盆2题,骨盆底2题。本单元几乎每年必考,每年1~2题,考点主要集中在内生殖器官的解剖方面,其次是骨盆与骨盆底的解剖,应重点掌握。二、考点串讲   1.外生殖器:外阴的范围和组成   2.内生殖器:内生殖器及其功能   3.女性生殖器官血管、淋巴和神经   4.骨盆:骨盆的组成、分界、类型   5.骨盆底   6.邻近器官

  在开始学习妇产科学之前,有必要复习一下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其相关组织。   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外阴,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包括两股内侧从耻骨联合到会阴之间的组织。   阴阜即耻骨联合前方的皮肤隆起,皮下富有脂肪。青春期该部皮肤开始生长阴毛,分布呈倒三角形。   大阴唇是邻近两股内侧的一对纵长隆起的皮肤皱襞,起自阴阜,止于会阴。   两侧大阴唇前端为子宫圆韧带终点,后端在会阴体前相融合,分别形成阴唇的前、后联合。   大阴唇外侧面与皮肤相同,内有皮脂腺和汗腺,青春期长出阴毛;   内侧面皮肤潮湿似粘膜。   大阴唇皮下脂肪层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和神经,受伤后易出血形成血肿。   未婚妇女的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经产后向两侧分开;绝经后呈萎缩庄,阴毛稀少。   小阴唇是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皱襞。   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含神经末梢,故非常敏感。   两侧小阴唇在前端相互融合,并分为前后两叶包绕阴蒂,前叶形成阴蒂包皮,后叶形成阴蒂系带。   小阴唇后端与大阴唇后端相会合,在正中线形成阴唇系带。   阴蒂位于两小阴唇顶端的联合处,为海绵体组织,具有勃起性。   它分为三部分,前端为阴蒂头,显露于外阴,富含神经末梢,极敏感;   中为阴蒂体;后为两个阴蒂脚,附着于两侧耻骨支。   阴道前庭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   其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   在此区域内有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口及阴道口。   前庭球位于前庭两侧,又称球海绵体,由有勃起性的静脉从构成。其前部与阴蒂相接,后部与前庭大腺相邻,表面被覆球海绵体肌。   前庭大腺位于大阴唇后部,被覆球海绵体肌,如黄豆大,左右各异。腺管长1~2cm,向内侧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分泌粘液起润滑作用。常见因腺管口闭塞形成囊肿或脓肿。   前方有尿道外口,后方有阴道口,   阴道口与阴唇系带之间有一浅窝,称舟状窝。   18岁女学生,骑自行车与三轮车相撞,自觉外阴疼痛难忍并肿胀就诊。根据女性外阴解剖学特点,可能发生的是   A.小阴唇裂伤   B.处女膜破裂   C.大阴唇血肿   D.阴道前庭损伤   E.前庭大腺肿大伴出血

  C

  外阴部外伤后最易发生血肿的部位   A.阴阜   B.阴蒂   C.大阴唇   D.小阴唇   E.会阴部

  C

  内生殖器

  子宫

宫体

非孕时

妊娠足月时

重量

50g

g(20倍)

容量

5ml

ml(倍)

大小

7×5×3cm

35×25×22cm

峡部长度、比例

1cm

7~10cm

  (1)婴儿期(2)青春期及老年期(3)成年期

  1.组织结构   2.四对韧带   子宫韧带从前面看

  从后面看

  Normalcervix

  输卵管

  从前面看—输卵管、卵巢

  从后面看--输卵管、卵巢

  卵巢

三、女性生殖器官血管、淋巴和神经   A.血管   (一)动脉: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   1.卵巢动脉:自腹主动脉分出(左侧可来自左肾动脉)   2.子宫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   3.阴道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阴道上段由子宫动脉宫颈-阴道支供应,中段由阴道动脉供应,下段主要由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供应   4.阴部内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终支,分出4支:1)痔下动脉;2)会阴动脉;3)阴唇动脉;4)阴蒂动脉   (二)静脉:盆腔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   输尿管与子宫动脉的关系

  B.淋巴分布与生殖器官淋巴的流向   1.外生殖器淋巴   (1)腹股沟浅淋巴结:   (2)腹股沟深淋巴结:   2.盆腔淋巴分为髂淋巴组(由髂内、髂外及髂总淋巴结组成)、骶前淋巴组(位于骶骨前面)和腰淋巴组(位于腹主动脉旁)3组   阴道下段淋巴主要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阴道上段淋巴与宫颈淋巴回流相同,大部汇入髂内及闭孔淋巴结,小部汇入髂外淋巴结,并经宫骶韧带汇入骶前淋巴结。宫体、宫底、输卵管、卵巢淋巴均汇入腰淋巴结,小部分汇入髂外淋巴结。宫体两侧淋巴沿圆韧带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当内外生殖器官发生感染或癌瘤时,往往沿各部回流的淋巴管扩散,引起相应淋巴结肿大。   内生殖器出考题多部分   关于子宫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年女子的子宫长7~8cm,宽4~5cm,厚4~5cm   B.宫体与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为子宫峡部   C.幼年时宫体和宫颈的比例是2∶1   D.子宫峡部上端是组织学内口   E.子宫峡部下端为解剖学内口

  B

  子宫峡部形态学特征,正确的是( )   A.属于宫颈的一部分   B.峡部下端为解剖学内口   C.非孕时子宫峡部长度约为1cm   D.妊娠期峡部变软不明显   E.临产后形成子宫下段达平脐

  C

  较难的综合题   关于子宫韧带的解剖,正确的是   A.圆韧带起于子宫角,止于腹股沟   B.阔韧带富于肌纤维,与子宫体肌纤维相接   C.卵巢固有韧带使子宫倾向后方   D.主韧带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   E.子宫动静脉从阔韧带上部穿过

  D

  应用题   欲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不需要切断的韧带是   A.圆韧带   B.卵巢固有韧带   C.卵巢悬韧带   D.阔韧带

  B

  左侧卵巢静脉一般汇入   A.髂总静脉   B.髂内静脉   C.髂外静脉   D.肾静脉   E.腹主静脉

  D

  (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单层高柱状上皮   B.有纤毛的高柱状上皮   C.复层鳞状上皮   D.鳞状上皮化生   E.生发上皮   1.阴道黏膜上皮为

  C

  2.宫颈黏膜上皮为

  A

四、骨盆   组成:   (1)骨骼:骶骨,尾骨,髋骨(髂骨、耻骨、坐骨)   (2)关节: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尾关节   (3)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

  分界:真骨盆、假骨盆

  入口平面

  入口

  髂棘间径   Interspinaldiameter(IS)   孕妇取伸腿仰卧位,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髂嵴间径   Intercristaldiameter(IC)   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骶耻外径   Externalconjugate(EC)   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Ocm

  对角径   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c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又称真结合径。   坐骨棘间径   Interspinousdiameter   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10cm

  出口平面

  坐骨结节间径或称出口横径   Transverseoutlet   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

  出口后矢状径   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正常值为8-9cm

  耻骨弓角度

  正常值为90度,小于80度为不正常,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骨盆倾斜度:妇女直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间的夹角。   骨盆轴:贯穿各假想平面中心的曲线。   骨盆外测量

骨盆外测量

正常值(cm)

意义

髂棘间径

23~26

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长度

髂嵴间径

25~28

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长度

骶耻外径

18~20

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

坐骨结节间径

8.5~9.5

出口横径,如<8cm,应加测出口后矢状径

出口后矢状径

8~9

与坐骨结节间径之和>15cm时,表示骨盆出口无明显狭窄

耻骨弓角度

90°

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如小于80°为不正常

  骨盆内测量   骨盆内测量:适用于骨盆外测量有狭窄者。以24~26周阴道松软时测量为宜。

正常值(cm)

意义

对角径

12.5~13

减去1.5~2c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称真结合径

坐骨棘间径

10

真骨盆中部的横径

坐骨切迹宽度

5.5~63横指

中骨盆后矢状径

  骨盆测量数值为正常的是   A.髂棘间径20cm   B.髂嵴间径22cm   C.骶耻外径17cm   D.坐骨棘间径8.5cm   E.坐骨结节间径9cm

  E

  属于骨盆狭窄的径线是   A.髂棘间径24cm   B.骶耻外径19cm   C.骨盆入口前后径10cm   D.坐骨棘间径10cm   E.坐骨结节间径7.5cm,出口后矢状径8cm

  C

  初产妇,26岁,临产6小时胎头未进入骨盆入口,此时测量骨盆最有价值的径线为   A.对角径   B.出口横径   C.坐骨棘间径   D.出口后矢状径   E.中骨盆前后径

  A

  胎头跨耻征阳性的初产妇于临产后检查,不可能出现的是   A.子宫收缩力异常   B.胎位异常   C.胎头衔接   D.胎膜早破   E.出现病理缩复环

  C

  初产妇,26岁,妊娠39周,估计胎儿体重g,坐骨结节间径7cm,出口后矢状径6.5cm,正确的处理措施应为   A.产钳术   B.剖宫产术   C.等待自然分娩   D.静脉滴注缩宫素   E.会阴切开分娩

  B

  最多见最少见。临床所见多是混合型骨盆五、临近器官   尿道urethra   膀胱urinarybladder   输尿管ureter   直肠rectum   阑尾appendixvermiformis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最好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pwm.com/bfbz/176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